科学研究心态乐观者心脏病死亡率低 压力过大增加患心脏病概率
美国心脏科医生米米·嘉妮丽博士曾写过一本书——《心情好,心脏才会好》,书中说:现代医学的最大悲哀之一,就是将心脏视为一个简单的机械泵,而忽视了它的情感需求。这是现代人心脏日益脆弱的根源。
她根据自己终生的从医经验和最前沿的科学研究,揭示心脏不仅仅是一个机械压力泵,更是一个智能器官,它有自己特殊的“语言”,并通过压力、抑郁、愤怒、悲伤等情绪表达自身的问题。
治疗心脏病最好的药不是阿司匹林和他汀类药物,而是爱、宽容和乐观向上的心态。
这个观点得到美国心脏病学会近期发表的一篇综述的支持:保持积极的思想和情感可以帮助患者改善心血管健康。
有前瞻性研究显示,乐观(心理健康的一个方面)与心脏病之间存在负相关。2017年的一项研究显示,乐观程度最高的老年女性,心脏病死亡率降低了38%。自2012年以来的其他研究也发现,生活中感知程度高与中风的风险降低相关。
而且乐观的患者通过吃大量的水果和蔬菜,以及较少摄入加工的肉类和糖果,来维持更健康的饮食习惯,从而使他们的体重保持正常。
心理幸福感通过生物过程、健康行为和心理社会资源影响心脏健康。乐观的人坚持用解决问题和计划策略缓解压力。而其他人在面临无法控制的因素时往往会轻易地改变目标,并使用不恰当的应对策略,最终会导致机体炎症水平升高,心脏整体健康状况不佳。
压力过大增加患心脏病概率
长期以来,人们十分重视饮食和运动对心脏的影响,却忽视了压力对心脏的影响。
在压力状态下,我们体内会分泌出压力荷尔蒙,身体的这种应激反应会逐渐损害我们的血管,产生高血压、各种炎症以及血管损伤。换句话说,一个人心脏监测的指标都很正常,但由于压力过大,他也可能会突发心脏病。
而一些诸如想象、深呼吸、冥想和瑜伽等减压手段,则是治疗心脏病的良药。它们能让血管放松,减少压力激素的分泌。
练瑜伽和太极也可改善心衰
有利的社会环境可降低心脏病风险,也被证明有利于心理健康。
针对心理问题的干预项目可以增进心理健康,改善焦虑、生活质量,促进戒烟及健康饮食等。
比如,瑜伽和太极,都已被实践证明是积极的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血压,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效果。
此外,有试验证明,针对长期接受护理的患者,通过开展“生活目的项目”,改善了他们的心理健康,减轻了身体症状的痛苦。

相关热词搜索:
[责任编辑:]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