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食品微生物实验室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赵 畅,张 丽,范淑玲
(黑龙江民族职业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35)
摘 要:高职院校旨在培养动手能力强的应用型和技术性人才,针对食品加工与安全来讲,必须确保食品微生物实验室的安全。实验室作为教学与科研的重要场所,充分发挥自身功能是极其有必要的。当前高职院校食品微生物安全管理依然存在日常管理不规范、安全意识薄弱等问题。基于此,本文从食品微生物实验室的管理现状出发,探讨分析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食品微生物实验室;安全管理;对策;研究
高职院校中相关食品类专业要培养食品专业性技术人才,在开展教育阶段,食品实验室属于实践教学的主要场所,主要用于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与教育质量密切相关。因此,做好当前高职院校食品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工作可为培养食品专业类人才提供保障。当前高职院校中开设的食品实验室主要包括理化检验、微生物检验以及感官评定3种实验室类型[1]。由于食品微生物实验室对环境要求的条件更高,加上众多微生物难以通过肉眼直接观察清楚,很容易导致微生物实验室出现混乱,进而出现安全隐患。因此,只有加强对高职院校食品微生物实验室安全管理的重视,才能够使其更好地服务于教学实践。
1 高职院校食品微生物实验室现状
高职院校在开设食品微生物实验室时,涉及的主要课程通常包括食品微生物基础与检验技术、发酵技术以及食用菌生产技术等。在操作期间,教师会组织学生正确认识微生物并且掌握对微生物的辨别方法,涉及染色、培养、镜检以及筛选等过程[2]。多数学生在首次接触微生物实验室阶段,由于缺乏对相关知识的理解,自身不具备应有的保护意识,很容易出现一系列的安全问题。在实际开展中,必须满足食品微生物实验室的科学管理,营造出布局合理、运行效率高的食品微生物实验环境。
2 高职院校食品微生物实验室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缺乏明确的安全管理制度
结合实际调查,发现高职院校食品微生物实验室在制订安全管理制度期间,存在制度不明确或者制度陈旧的状况。如果只是将传统实验室的制度延用下去,这种简单地照搬模式显然不符合最新的发展理念。食品微生物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的制定,要依据政策和原则的指导,依托食品学科本身的特征,构建起对应的管理条例。同时,微生物实验室的安全管理通常与设备管理等密切相关,在加强管理时需重视联系性,借助日常监督机制为实验室的安全提供保障。
2.2 安全防护意识较为薄弱
在高职院校食品微生物实验室内,通常会存在相关的化学危险品以及高温高压设备等。如果学生在操作中接触到致病微生物,还可能出现被传染性病原体侵袭的情况,这会给学生的安全带来严重威胁。调查发现,部分学生的安全防患意识不强,对于消防或者用电的常识也没有重视起来。在缺乏安全防护意识的背景下,很难对微生物实验室潜在的风险做出判断,进而导致学生面临安全风险。由于各种实验的种类不同,使用到的相关仪器设备、药品材料等也存在差异,在相对复杂性的操作下,也会增加不确定性因素带来的风险。
2.3 日常使用与回收管理不严格
针对高职院校食品微生物实验室来讲,在采购实验室所需的相关试剂时,如果只是随意购买,而不能清楚地掌握采购渠道及试剂来源,可能出现试剂做假的情况。在日常保管或者进行回收阶段,若相关试剂没有按照规范化的操作去进行存放,反而随意地放置到实验台中,就会影响到日常实验用具的选用和实验试剂的选择,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3]。此外,在实验操作完成后,通常会出现相关的“三废”类物质,对“三废”的正确处理也应当引起重视,防止因个人操作不当造成实验室环境的污染。如果将微生物实验操作后的垃圾视同生活垃圾一样处理,则不可避免地会威胁到实验人员的身体健康。
2.4 安全教育与培训系统的缺失
依据相关统计调查,实验室产生的安全事故大多数都是由人为因素造成的,人员安全防范意识不足通常会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在食品微生物实验进行阶段,如果师生没有接受相关安全教育和培训,就不能够全面掌握有关知识,在实验期间很容易出现操作不当的情况。同时,现阶段在部分高职院校食品微生物实验室中,还存在安全管理人员配备不足的现象,实施的管理方法不规范、缺乏完善的管理技巧,都会给实验室的日常管理带来严重的阻碍。
3 高职院校食品微生物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应对策略
3.1 健全制度强化管理的规范性
安全管理制度的制订需要从全局出发,树立确保实验室安全运行的目标,保证管理的全面性,使食品微生物实验室的管理工作落到实处。针对具体的条例或者规则,要足够明确,使所有环节完成无缝对接,在日常实验开展期间做到有确切的制度可以遵循。具体执行阶段,可以采取学校、学院、实验室的三级管理要求,按照使用者必须负责的选择,及时签订相关协议书,保证各项工作和具体人员的责任足够清晰,为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创造条件[4]。
依据校内现行的管理制度,应当将实验室的具体责任划分和各项工作内容予以标示。例如,及时更新仪器设备规范化操作、实验室安全防护、安全培训和操作、实验人员的责任等制度。依据国家公布的相关条例,对食品微生物实验室接触到的相关化学试剂以及“三废”等进行正确的处理。全面把控试剂的使用和流向,对实验设备或者试剂的使用要及时进行记录,最大程度上避免微生物病毒的传播和扩散,防止病毒性感染状况的发生。
3.2 加强监督提升隐患排查的意识
高职院校需要设立特定的安全监督小组,对食品微生物实验室的安全进行严格审查,按照定期检查的管理工作模式,对相关设备、水电线路、防护用具、化学试剂等全面排查,如果发现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应当立刻采取措施,对现状进行整改和优化。针对微生物实验室涉及的相关准备间、培养间、接种间等,需要按照操作规范实施消毒和灭菌,保证在水电供应齐全的状态下,排毒通风管道能够正常运行,实验室中的操作台等设备满足防火与耐腐蚀的要求。
针对食品微生物实验室来讲,通常会涉及生物样本,这些样本中可能存在致病菌,微生物的存在会影响到周围的环境。在执行期间,不同菌种或者微生物样本应区别看待,重视其采购和贮存,按照微生物的等级分类标准,提前制订出规范化的操作流程。此外,为了保证能够及时应对突发性事件,需要做好预案计划,加强操作期间的个人防护,在行动中意识到可能面临的潜在性威胁。
3.3 科学管理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由于食品微生物实验室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学生的实训课堂通常要借助实验展开操作,面对工作量大和任务重的状况,必须要对微生物实验室的安全管理负责,管理人员要予以重视,提升自身管理水平。如果要开展病原微生物的研究,应当对实验环境进行定期检查,保证微生物实验室各种设备仪器能够正常运行,确保相关防护设施已经配备齐全。若是发现不符合安全管理规定的内容,应及时消除隐患。
对于实验室中使用到的器具或者材料,保证是从正规渠道购买而来,从申请到学院批准、再到学校采购要符合可供追溯的特点,确保对应的生产厂家具有相关合法资质。涉及的重要试剂还要采用双人双锁的管理模式,禁止将具有污染性或者毒性的物质随意摆放到实验人员能够直接接触到的区域[5]。针对相关废弃物要贴上标签,将其送往指定地点进行统一处理,同时,整个过程中严格遵循专人负责的做法,避免实验垃圾造成更大的污染。
3.4 注重培训加强安全事故预防
在开展培训期间,可以结合具体实验教学内容,让安全管理人员和授课教师进行协商,最终制定出规范性的授课计划。为了强化食品微生物实验室的安全管理,还可以组织相关交流会议,由学生探讨在微生物实验开展期间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结合具体实践过程加强预防性的培训。教师在日常教育期间,既要提醒学生掌握规范化的操作,也要告知学生认清安全事故出现的原因,及时吸取相关经验教训,不断加强专业化的安全教育,提升防患意识。
实验人员作为微生物实验管理的主体,也会对管理水平带来直接影响,为了保证实验室的安全运行满足日常授课需求,应当对实验人员进行规范化与系统性的培训[6]。根据微生物实验室的特征,其安全问题主要存在于系统安全、仪器使用、废弃物处理等方面,想要加强对食品微生物实验室的管理,就应当从事实出发,提升安全意识、了解设备正常使用的方法与原理、辨别致病菌污染垃圾随意处理的危害,最终深化安全意识,提高自身的防范技能。
4 结语
高职院校食品微生物实验室在实践教学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日常使用过程中,由于实验项目相对烦琐和复杂,所以必须要保证实验室的安全运营。结合当前微生物实验室安全管理方面缺乏明确的管理制度、安全意识缺乏、使用回收不严谨、安全教育和培训缺失等问题,要引起重视,采用健全管理制度、提升防患意识、提高管理水平、加强培训等举措,保障食品微生物实验室的安全使用,使其更好地服务于高职教学。
参考文献
[1]崔谱,王北朝.食品微生物学实验室的安全管理研究[J].农业教育研究,2019(1):37-39.
[2]王笛.高职院校实验室安全现状分析与管理对策研究[J].求知导刊,2019(13):95-96.
[3]于丽静.对高职食品微生物检测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J].现代职业教育,2019(9):134-135.
[4]刘荣,王磊,郑婷,等.项目驱动教学法在《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中的运用[J].教育现代化,2019,6(23):65-66.
[5]罗庆华,周良,刘昌敏,等.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智库时代,2019(11):89-90.
[6]李虞明.食品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研究[J].金博宝188官网注册导刊,2019(27):56-57.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重点课题“新时期高职院校实验实训室安全管理机制的构建研究”(ZJB1421199)。
作者简介:赵畅(1992—),女,汉族,黑龙江克山人,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食品加工与安全;
张丽(1977—),女,汉族,安徽蚌埠人,本科,高级经济师。研究方向:实验室管理,经济领域;
范淑玲(1970—),女,汉族,黑龙江宾县人,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食品工程。
相关热词搜索:
[责任编辑:]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