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乡村振兴 “加速跑” 扬州市场监管措施好
抗击疫情豁得出 市场监管看江苏
助力乡村振兴 “加速跑” 扬州市场监管措施好
滕志铭 本刊记者柴占阳
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开好局、起好步,江苏省扬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主动作为,精准履职,深度挖掘地方潜力,全力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一、“双创”带农 积极发展农业农村市场主体
2016年,以扬州入选“全国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为契机,围绕农业农村创业创新需求,积极发挥服务 “双创”政策组合拳作用,有效利用财政支持,大力发展农业农村市场主体。
截至2020年8月,从事农业第一产业的市场主体已达9778家,已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3471家。其中,第一产业农业1584家,第三产业农业服务业1887家。
二、专利强农 有效运用科技提高经济效益
发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通过专利发展与运用带动农业走高科技高质量发展之路。截至今年8月底,扬州有效发明专利总量7545件。其中,涉及农业科技的有效发明专利量201件,占有效发明专利总数的2.66%。今年1至8月,扬州新授权农业类发明专利21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189件。
去年,扬州的扬农集团荣获第21届中国专利奖优秀奖。今年,扬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积极帮助江苏牧羊集团申报成功省高价值专利示范中心,将获得300万元省级财政项目资金支持。
三、品牌兴农 科学引导农业实施商标品牌战略
持续推动涉农企业贯彻实施商标品牌战略,辅导企业走品牌发展之路。截至今年8月底,扬州共有中国驰名商标55件。其中,有“宝应湖”水产、“秦邮”蛋品、“高邮湖”大闸蟹等5件商标获中国驰名商标保护认定。2019年,粮油类商标核准注册新增1148件,同比增长26.53%。
四、 地标富农 充分发挥地理标志富农效应
今年8月27日,随着高邮的周巷大米申报中国地理标志商标公示期满,扬州地理标志商标已达24件,在全省排名第4,另有10多件地方特色农产品正在申报之中。积极帮助各地涉农行业协会申报省地理标志注册项目和运用促进项目,在今年全省共计20项地理标志项目中,扬州共有5家入选,占比四分之一,位列全省第一。省地理标志项目的实施将会进一步发挥地理标志富民增收的效应。
如今地理标志产品收入已成为当地农民重要的收入来源之一,为地方农业转型丶产业集聚、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如扬州的地理标志商标高邮鸭蛋,带动了一方产业链发展。当地已拥有300多家鸭蛋鸭肉加工企业、100多家鸭绒服饰企业,年生产加工各类服装超过6000万件,高邮当地鸭业年经济总量突破50亿元,带动5万余人就业。高邮湖大闸蟹养殖面积达18.78万亩,其中高邮湖养殖8.54万亩、池塘养殖10.24万亩,大闸蟹养殖户1080户,养殖年产量8000多吨,产业从业人员3000多人,综合实现年产值8亿多元。
五、网络助农 探索运用网络直播等新型营销方式
今年6月23日,扬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成功举办了全省地理标志品牌培育保护交流暨地理标志品牌产品“直播推介”扬州专场活动,高邮界首茶干、高邮湖大闸蟹、高邮鸭蛋、宝应荷藕、鲁垛乱针绣等地理标志名品悉数登场。此次活动运用 “直播推介”这种最新、最流行的营销手段发挥地理标志富民效应的创新举措,吸引了大批媒体争相报道,《中国市场监管报》《中国知识产权报》、学习强国APP、国家知识产权局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均进行了大篇幅报道,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和宣传效应。
六、维权护农 为农业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畅通“12315”投诉举报热线,积极查处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农资等坑农害农行为,切实保障农民合法权益。
围绕农产品商标保护,注重部门联动,分类推进品牌保护。在质量维护上,推动相关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建立和加强产品生产加工质量日常监管。在商标保护上,针对商标抢注问题,一方面加强商标代理机构管理,通过座谈会、行政约谈等方式,引导其自律、诚信经营;另一方面加强与相关地方党委政府联系合作,对尚未商标抢注的,抓紧时间统一予以商标注册。
针对地理标志商标侵权现象严重等问题,开展保护地理标志商标专用权专项行动,以地理标志产品生产集中地、销售集散地为重点整治地区,开展执法排查,切实加大案件查处力度。同时,积极将高邮鸭蛋、宝应荷藕、沙头西瓜、高邮湖大闸蟹等地理标志商标统一纳入“市级重点保护商标名录”,实施跨区域商标保护。与此同时,通过知识产权保护项目,帮助品牌方全方位提升保护能力!
相关热词搜索:
[责任编辑:]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