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博宝188官网注册 导刊》刊号:CN11-5478/R 国际:ISSN1674-0270

登陆 | 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李传村与他的南茶北引碧雪春茶

2019-09-02 16:22:25来源:金博宝188官网注册 导刊

评论0我来说两句
朱炳璋 本刊记者 朱有刚
李传村,1953年12月生于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海青镇。现任青岛益元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青岛西海岸新区绿茶开发研究会会长。曾荣获山东省十佳农民致富能手、山东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工作先进个人、山东省乡村之星、青岛市茶业名人、青岛市优秀乡镇半脱产农业技术员、青岛市乡村之星、胶南市劳动模范、胶南市撤县设市二十周年突出贡献人物提名奖和黄岛区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海青绿茶种植加工技艺传承人等荣誉称号.
  据有关史料记载,“南茶北引”和“南水北调”一样,源自毛泽东主席的大思维.1954年,在谭启龙同志从浙江来山东工作之前,毛泽东和他在杭州的一次谈话时说过:山东人口多,又爱喝茶,你到山东去工作,应该把南方的茶引到山东去.谭启龙到山东工作不久,就根据山东的实际情况,与省委、省政府领导达成共识:山东的茶叶供应不能光依靠国家,要想办法自力更生,于是就形成了“南茶北引”的最初想法.1956年,谭启龙决定在山东试种茶叶.当时,山东“南茶北引”范围最初确定在潍坊、青岛、临沂、日照等地,“南茶北引” 自此开始。
  南茶北引进山东
李传村:山东素有浓厚的饮茶习俗,是茶叶消费大省, 20世 纪50年代即使国家每年从南方调拨4万多担茶叶,远不能满足消费 需求.茶叶是国家统配物资,是出口换汇的重要商品,增加调拨数量 十分困难,山东自产茶叶非常迫切.谭启龙的到来,为山东从南方引 种茶带来了机遇,他因此也被人们誉为“南茶北引”的第一人.
  据了解,“南茶北引”构思提出后,得到青岛市建设局园林管理 处的响应.1957年秋,青岛园林管理处从安徽黄山引进5000株茶苗 在青岛中山公园进行栽植,但因为种植时机不当和茶苗在运输途中被损伤 等原因,引种的茶苗没有成活.翌年春,青岛园林管理处再次进行试验,从杭州引进茶种在中山公园和崂山太清宫西直播试种.获得初步成功.这应该是青岛最早培育出的茶苗.此举为“南茶北引”积累了宝贵经验. 1959年9月,谭启龙到青岛时,经常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多次和青岛市委及有关部门同志研究“南茶北引”问题.经多次调研、座谈, 他提出了在中山公园种植茶叶试验成功的基础上,扩大种植规模,建议在崂山种植茶叶.他还亲自写信给浙江和无锡的同志请求支持,要求青岛市委主要领导张敬焘负责组织落实.在他的帮助指导下,青岛与浙江等地建立起“南茶北引”的协作关系.同年冬,崂山林场在崂山太清宫小广场前引种了5万多株茶苗,经精心管理培育获得成功之后,又在王哥庄、姜家村、晓望村等地引种.1964年,从引种5年以上的茶树上采到第一批茶籽,翌年播种后出苗完全正常,这标志着崂山具备了大量种植茶叶的条件. 在谭启龙同志再次倡导下,山东省人民政府和省直林业、农业等部门重新启动实施“南茶北引”工程.1965年,胶南县开始实施“南茶 北引”工程.当时,山东省糖业烟酒公司派人来胶南协商茶叶试种工作,县委领导同志欣然接受这一任务.县糖业烟酒公司让冷衡南具体负责.刚开始的时候,冷衡南与省烟酒公司的老张同志一起到铁山公社张仓村,在北山前坡选择了3亩地,又到当时的海崖公社高峪大珠山里选了两亩多地,这两处地方背风向阳,土质微酸,基本符合茶叶生长.当年冬天,就在张仓确定了茶行,深挖了播种沟,做好了来年播种的准备工作.1966年春天,省糖业烟酒公司在青岛召开种茶会议. 在这个会议上,工作组根据茶树喜湿、喜温、厌硷的特点,认真分析了胶南的地理条件,认为胶南县处于沿海地区,空气湿润,土质微酸,年降水量比较多,县内山脉、丘陵较多,以山挡风,基本可以满足茶树的生长条件,试种成功希望很大.这一年工作组在高峪取得了催芽、下种和下种后培土墩等育苗实验成果,在张仓取得架挡风帐、茶行培草等保护茶树越冬的经验.这些成功的经验一直沿用下来.第一年试种尽管苗不太全,但总的来看,试种工作还是成功的.随后,高峪、张 仓、夹沟等村决定继续试种.1967年至1968年间,工作组根据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同志的提议,打破常规,进行秋剪试验,也取得了成功.1970年,省烟酒公司总结了过去5年试种工作的经验教训,确定以山东沿海地区为重点发展茶树种植,尤其是种植效果较好的胶南、 日照、莒南三县为主.同时要求采用茶园式管理方法,特别强调冬季 架设挡风帐保护茶树安全越冬.但架设挡风帐有一个最大问题是生产成本比较高,不便于大面积推广,因此采取其他什么方法保护茶树安全越冬是当时的难题.1970年秋天,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翁忠良、吴洵二人再次来到胶南,冷衡南和他们谈起防风问题.吴洵提议搞窄幅梯田,冷衡南听后豁然开朗,后来经过研究,最后决定选择山半坡或者较陡的坡,开窄幅梯田,只种一行茶,利用地阡代替挡风帐.这种方法经过试验获得了成功,基本上解决了茶树的安全越冬问题.如此以来,干部群众的疑虑打消了,种植积极性越来越高.当时,县委书记于成凤和县委县政府其他领导同志对“南茶北引”工作都很重视,为推动茶叶生产的发展,县里每年召开两次茶叶工作会议,专题研究茶叶生产,并在人力财力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到1972年底,胶南县已有16个公社70多个村种茶,茶园面积达到了1400亩. 具体说到海青种茶,应该是在1966年冬开始发动, 1967年春开始试种.当时海青公社党委领导同志主动要求引进茶叶.冷衡南来 海青到几个村看了看,最终在我们后河西村选了25亩地,在后河东村选了7亩地,在董家洼选了10亩地,开始了茶叶试种,工作组就进驻在我后河西村.1967年,在海青试种的42亩茶树苗全苗旺,其他各队的茶树也长势良好.可是,到了冬天,各队茶树就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冻死现象,我们村和玛琥窝损失比较大.后来工作组分析,茶园选址不当,串沟风和回旋风造成气温低,是茶树冻死的主要原因.所以,随后就将种植地点选在了能够避风抗旱的山坡上,又采取了入冬前施肥灌水,架挡风帐等措施,这些方法挺好,茶苗基本都活了下来.如此一来,后河西村的茶树种植便获得了成功.我记得到了1968年, 后河西、后河东、董家洼等村又扩种60多亩茶树,这样海青的茶园就连成一片了,面积达到100多亩.
  创业路上显身手
  李传村:我1983年从后河西村辞职后,回到村里开过小卖部,卖过汗衫和凉鞋,开过糖厂、钢球厂、针织厂,织过袜子和手套,这些项目一个也没有成功.1998年我已经45岁了,我自己知道从零开始干事 创业要费九牛二虎之力,付出的代价一定很大.所以,当时承包了茶厂以后,我感到压力很大,从哪里入手开展工作? 谁负责茶叶的制作技术? 市场怎么开拓? 带着这些问题和压力,我在翠龙山的茶园待了整整一个上午,对自己说这是最后一次创业,必须干好,要给后代、亲 属和老少爷们一个交代. 在经营茶厂时最先需要我解决的就是人员问题.因为以前干事业不成功的缘故,找谁来干,谁都是带着疑问的态度,不愿意干.但我知道,企业不景气,招工难是肯定的.于是我就硬着头皮承诺,无论如何工资照发不误,先发前两个月的工资再干活,这样就取得了老百姓的信任,陆陆续续招来几个人,我又把我哥哥和弟弟也招来做帮手,聘请了茶叶专家,就这样把人员组织起来,第一个难题算是解决了.接着资金又成了问题,没有钱什么都干不成,我求亲告友,找同学、同事, 好不容易筹集了2万块钱,又到信用社贷款1万,暂时缓解了资金难题. 要说创业之初的困难,除了人员、资金的问题,最大的难题就是开拓市场.那时茶厂的设备陈旧、老化,土法上马,用竹筛子烘茶叶,当时我看到师傅们制作出合格茶叶时,心里非常高兴.但是, 1998年5月7日,我带着茶叶第一次到胶南推销时,就遇到了我不可想象的情形,可以说给了我当头一棒.当时在琅琊台路上有三家经销茶叶的店铺,我进去后,先是自我介绍,然后边介绍茶叶边让他们品尝,可是我说了一大通,年老的人还说句话,年轻人根本就不搭理,只是拿着产品看,最后就是拒绝,都表达了一个意思,怀疑产品是假的.我记得其中有个女老板说:“我们没听说过河西茶厂,只知道有个蔡西茶厂”.我走出店面,一边想起他们拒绝的表情,一边在想,河西茶厂很有名的, 怎么会不知道呢.我不甘心又去了人民路上的一个大商场询问,得到的答案却是只知道海青有个茶叶研究所,不知道有个河西茶厂.当时听他们这么说, 心里非常难过.可市场就是这么无情,晚上回到家,家属问我怎么样, 我硬着头皮说很好,可愁的整整一夜没睡觉,一个产品开拓市场实在太难了.第二天,我召开了厂部负责人会议,他们都表示厂里的事情 不用我担心,专心跑市场就行,没有别的办法,只能硬着头皮继续闯. 有了第一次碰壁的经历,我就考虑,既然大家说不了解河西茶厂, 那我就得让他们知道河西茶厂的历史和产品.于是,我先去拜访了原来的村支部书记陆守光,陆书记曾经出席过1972年国家农业部在湖南省桃源县召开的全国茶叶工作会议,而且他在会上还代表胶南介绍了“南茶北引”的经验,可以说对河西茶厂的历史非常了解.通过陆书记我了解到,河西茶厂是1968年建立的,当时茶厂是由5个村联合, 也是山东省第一个茶厂.具体情况我又找了当时的陈光明厂长请教, 这些老茶人,一听说茶叶的事情就很高兴,非常支持,还拿出当时种茶 的一首诗让我看,“当年种茶后河西,省地县社君为主,抵足交杯田园乐,更笑虎跑绍兴处.”一看到这首诗,我就豁然开朗了,这就是河西茶厂的历史依据啊,这必将成为河西茶打开市场的“敲门砖”.当时我就问能不能把这首诗用在包装上,陈厂长告诉我,能不能用要经过作者冷衡南教授的同意.3天后,我和陈厂长就带着刚刚炒好的茶叶到青岛拜访了冷教授,冷教授特别高兴,立马同意他的诗可以用在包装上, 而且还亲笔写下了“南茶北引结硕果,碧雪茶质北胜南”.有了这些, 我闯市场的信心就更足了. 我回来以后自编了一本小册子,当时没钱复印,就采用土办法,到小学去借油印机自己印刷,第一次印了1000本.凡是能进去的地方, 茶店、商场等地方都送进去了,这招还真见效,许多经销商见到了小册子,开始打电话联系我,市场慢慢地开始认识、接受河西茶,销路一步 步打开.1998年计划炒1500斤干茶,没想到到了年底,竟然卖了 3000多斤. 不过,当时出去卖茶叶也很辛苦,因为那时候交通不方便,车就通到村中央,不到茶厂,我就借了我三爷爷的一个大平板车,自己拉着, 把茶叶从茶厂运到村中央,等车来拉,家属再把空着的平板车拉回家。到了胶南以后,我骑着租来的自行车挨着把茶叶送到茶叶店,平常租 自行车是五毛钱一小时,后来熟悉了,我租一天就2元钱.那时候经 常是早晚不见太阳,早上四五点,太阳还没出来就走了,晚上回来的晚,太阳都下山了.有时候回来的太晚了,车到海青镇上后就没有车回村里了,大冬天顶着寒风往家走,那滋味真不好受,确实困难. 除了这些,还有一个难题就是回款难.那时候一般是找商场或者茶叶店代卖,卖了以后才付款,而前期的投资都是我自己承担,这个压力是很大的.我记得有一年腊月二十七,我去胶南收款,晚上住在宾馆里,身上只剩下两毛七分钱,偌大的宾馆只有我自己一个人.服务员还跟我开玩笑“今天就你一个人来住宿,要是明天再来,我们就放假关门了”.当时想着收回些钱,可以给工人付工资,给小孩子买点衣服,可到最后钱还是没收回来,回家四处借钱才应付过去.
  制茶路上领路人
  李传村:经过1998年的努力,河西茶厂在胶南已经小有名气,得到了人们的认可.1999年5月,我把茶农、茶叶经销商统一组织起来,成立了胶南市绿茶开发研究会.当时我想的很简单,就是想把他们组织起来,成为一家人,一心干事,共同开拓市场,把茶厂做大做强. 研究会成立以后,我们按照季节的不同,经常组织茶农学习研究茶园管理技术,和茶农探讨如何科学施肥、除虫、改良品种,也帮助茶农引进新品种,改造老茶园.尤其是有些村的老百姓想种茶,但是又不知道该怎么种,我知道后就赶紧为他们联系新品种,同时让茶厂的技术人员为他们作辅导,提供技术.另外,我们也要调动经销商这部分人积极性,把他们纳入研究会,经常组织他们开座谈会,研究如何开拓市 场.这样,经销商尽管不在茶厂里发工资,但他们也把自己当成茶厂的一员,积极开展工作,维护茶厂的声誉.我们这个研究会分成了6个服务组,分别是茶园管理服务组、生产资料供应组、茶叶收购组、茶叶加工组、茶叶销售组和茶文化建设服务组.研究会每年召开两次大型会议,开春3月份一次,年底总结会一次.除此以外,研究会还与胶南市作家协会联合举办了碧雪春文学奖评选活动,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组织了8届文学奖评选,效果非常好.前后共有50多个县市的1000多人次参加,大家来品茶赏景,推荐我们的茶叶,这也是我们在用文化打造百年品牌.2007年,我们又成立了碧雪春茶业专业合作 社,社员扩展到平度、蓬莱等地共计200多户.
  品牌带动创佳绩
1999年12月12日,我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出席«中国世纪梦»表彰大会,被评为“全国百佳模范改革新闻人物”.全国人大常委 会副委员长布赫给我颁了奖,他与我进行了大约半个小时的交流.他说会场上摆着你生产的茶叶,南方有茗茶“碧螺春”,你可考虑北方有 “碧雪春”根据布赫副委员长的提议,散会之后,我马上申请“碧雪春”商标, 2000年5月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正式批准.2002年12月15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出席“中国世纪魂”表彰大会上,我被评为“全国十佳模范改革新闻人物”,布赫副委员长说:“祝贺你双喜临门” ! 我在培育和提升碧雪春品牌上,主要抓了以下几点: 首先借势“开会”,“节会”,善找角度和切入点.自1999年12月以来,我先后8次走进北京人民大会堂,参加各项会议,作为一个农民个体企业,能把碧雪春茶推介到北京人民大会堂,这在全省县市首屈一指.借着参加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议之机,我们的“碧雪春茶”扬名全国,身价倍增.我们还组织举办了8届“碧雪春”文学奖活动,积极改 进碧雪春茶包装,利用会议、节会以及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媒体的立体式推介,做活了碧雪春茶,提高了碧雪春茶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其次, 2005年我参加了胶南市委宣传部组织的“全民创业典型报告”的小老板报告团,我演讲的题目为“汗水换来茶飘香”,我作为农民代表在全市各个乡镇上巡回演讲,每到一处会议现场上,受到当地机关干部、农村干部以及企业、农民代表的欢迎,我的艰苦创业史深深的感动了他们.品牌的成功运作,带动了碧雪春茶的发展,也给我们附近的农民带来了好的收益,父老乡亲开心数钱的笑容和从心底里感谢的朴实话语使我很受鼓舞.再次,碧雪春品牌的保护挖掘、培育,离不 开媒体的塑形和传播,正是因为有了碧雪春品牌,又通过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提升和扩大碧雪春品牌的影响力.从而实现以节弘文,以文促旅,以旅会友,以友销售的目的.品牌创立以来,我们公司目标坚定不移、热情不减.我作为企业的引领人,更要为茶企、茶乡的美誉增金添银,为碧雪春品牌增值添价.前几年,青岛某集团要买碧雪春这个品牌,从2千万到4千万三次都被我拒绝了.我们在抓好碧雪春品牌建设的同时,更注重品牌传 承,我的父亲栽茶,我也管理茶,我们的第三代也始终秉持做好茶的理念,为碧雪春茶注入着旺盛的生机和活力. 如今,碧雪春品牌,随着公司的发展壮大,日益远播,香溢四方,质量是一个品牌的生命.我们公司一直秉持这样一个经营理念:“质量是生命,诚信是根本,文化是灵魂,品牌是未来”,要想打造碧雪春品牌,质量必须过得硬.反过来讲,有了品牌,有了质量,产品就可以走出去,走得更远.我做生意最讲究的就是信誉,我这 不大不小的公司靠的是茶农的支持和顾客的口碑.我在货源上保证质量,不管是已经形成固定送货关系的老货主,还是刚发展的新客户, 我都会亲自把关,审核是否合格.我与茶农约法三章,以质论价,严格 按照茶叶标准收购.久而久之,我的这种进货标准就成为我与茶农之间约定俗成的规则.在茶叶称重上,我从不短斤少两,慢慢地顾客对我们茶厂的货品树立起一种信心,加上我们的产品价格合理,做到了物美价廉,逐渐有了良好的声誉.2001年,我们公司率先通过了 I SO9001: 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这在当时胶南同行业中都是比较领先的.后来,我们又通过了绿色食品认证.2007年,又投资6万元建起了茶叶质量检验室,我自己还到农业部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学习茶叶检验技术,到中国茶叶学会参加“评茶员”学习班,提高检验检 测技术.通过学习,我把质量管理体系引入绿茶红茶和保健茶的生产经营过程.我还建立了以茶叶技术为主题的标准化管理体系,将质量目标责任层层落实,并在公司内部实行了一套“检、互检、专检”的三检 制度,形成了完整的质量监督网络.这么多年来,国家、省、市检验部门对我公司的碧雪春茶进行质量检验都是合格产品.
  碧雪春茶誉满神州
  经过这20年的努力,公司现在固定资产达900万元,茶叶加工厂房5000平方米,年销售茶叶15吨,顶峰时公司每天可以加工5000斤茶叶.1998年我承包的时候,茶厂有200亩茶园,现在公司自己的茶园就有400亩,合作社还有1000多亩,已经形成了一定茶叶种植规模.近年来,我们引进国家级优良品种5个,形成了良种、实 验、示范、选育、推广一体化生产,实现了“公司+基地+研发+农户+ 销售”的产业化生产模式.我们的茶叶生产基地(碧雪春生态园)已经被科技部列入国家星火计划项目,还成为了国家有机绿茶标准化示范区.公司还引进了山东省第一条自动化、洁净化、连续化茶叶生产线, 目前这样的自动化流水线,我们公司一共有两条.2007年成功研制北方乌龙茶,这是一个特色产品,填补了北方乌龙茶的空白.2010年 公司研制成功红茶产品,结束了胶南无红茶的历史.我们公司制定起 草的«青岛红茶生产技术规范»已经在青岛监督局颁发执行,这在全市 红茶领域也是比较领先的.目前,公司可以制作绿茶、乌龙茶和红茶 三大类10多个品种.2016年公司设立了青岛西海岸新区首个茶叶研发生产“专家工作站”,为研究开发新产品提供技术保障.公司还高薪聘请了两名台湾制茶专家,每年5月至10月吃住在公司,手把手进行技术指导.此外,山东农业大学江丽霞教授、青岛农业大学丁兆堂 教授和日照食品学院的丁立孝教授也常来公司指导,我们有问题也经常去找他们.2002年,在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召开的国际经贸会议上,我带去的“碧雪针”茶100克卖出了2000美元的高价,那可真是黄金价啊!2013年、 2015年、 2017年青岛市茶叶协会组织评定“青岛十大名茶”,公司生产的碧雪春牌系列“海青才子”绿茶连续三届榜上有 名.2017年荣获第十二届“中茶杯”全国名优茶评比一等奖.2018 年,公司被山东省教育厅以及黄岛区教体局列入“ 2018年青岛西海岸 新区首批中小学幼儿园游学研究基地”.2018年7月16日中国科学 技术协会授予“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十佳科普奖”第三名.现在公司先后荣获“中国优质产品”“全国诚信经营企业”“世界蓝天杯”奖等100多项荣誉.并且碧雪春茶多次作为国家级会议用茶.可以说,经过20年的艰苦创业,公司旧貌换新颜,实现了突破发展。
微信关注

相关热词搜索: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食安观察-《金博宝188官网注册 导刊》杂志官方网站 © 2012-2025 食安观察版权所有

    京ICP备09075303号京公网安备1101085079, 1101055372号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金融街长安中心5号楼4层403(邮编100043)

    联系电话:010-88825653 18500121702

    稿件查询:010-51919128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