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博宝188官网注册 导刊》刊号:CN11-5478/R 国际:ISSN1674-0270

登陆 | 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舌尖上的罂粟壳”为何屡禁不绝

2016-01-22 17:45:47来源:

评论0我来说两句
  罂粟壳之所以屡禁不绝,与其“身份”特殊有一定的关系。由于具有一定的药用功能,罂粟壳属于麻醉药品管制品种,正是这种“亦正亦邪”的身份,加大了监管难度,导致添加罂粟壳有蔓延之势。

  国家食药监总局网站发布消息,该局近期组织开展打击食品违法添加执法行动,发现35家餐饮服务单位经营的食品中含有罂粟碱、吗啡、可待因、那可丁、蒂巴因等罂粟壳成分,存在涉嫌违法添加行为。上述餐饮服务单位中,已有25家被移送公安机关进行刑事犯罪侦查。(相关报道见A11版)

  罂粟壳为植物罂粟的干燥成熟果壳,内含吗啡、可待因、罂粟碱等生物碱类物质。罂粟壳中的生物碱虽然含量较少,但长期食用容易成瘾,而且还会对人体神经系统造成损害,可能造成慢性中毒。2014年12月,国家禁毒办、公安部、食品药品监管总局等部门联合下发通知,表示将以“零容忍”原则严厉打击在食品中添加罂粟壳的犯罪行为。此次食药监总局又抓了35家餐饮经营者的“现行”,表明餐饮企业和食品经销户使用、贩卖罂粟壳作调味料的行为仍未杜绝。

  从这次查处的涉事餐饮业者地域分布和企业规模情况看,“舌尖上的罂粟壳”不仅没有禁绝,且存在仍较为普遍,这一乱象令人担忧。以往的查处情况显示,添加使用罂粟壳(粉)的不法行为主要存在于小餐馆、火锅店、烧烤店、麻辣烫店、凉皮店、小吃店等餐饮场所。此次食药监总局查处的结果表明,以往的特点依然存在,同时出现了一些新特征。此次涉事的35家业者地域分布依然广泛,且有多家餐饮企业身处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情况还显示,罂粟壳的使用范围正在从小吃店、小餐馆向规模较大的餐饮企业蔓延,“舌尖上的罂粟壳”的危害已不容小觑。

  罂粟壳不是调味品,而是严禁使用的添加剂,然而长期以来,我国餐饮行业在食品中添加罂粟壳或罂粟粉已不是新鲜事。有被查获的业者披露,顾客一度反映其制作的卤猪蹄口味不佳,这名业者遂在他人指导下添加少许罂粟粉,据称之后卤菜口味变得非常鲜美。正是在业者之间的口传心授之下,一些火锅店、小吃店为了吸引回头客,在面皮、羊汤、火锅高汤中添加罂粟粉,还有的在调料和食品中添加罂粟粉。久而久之,“舌尖上的罂粟壳”对某些业者而言成为一种行业“潜规则”,甚至是“公开的秘密”。

  罂粟壳之所以屡禁不绝,与其“身份”特殊有一定的关系。由于具有一定的药用功能,罂粟壳属于麻醉药品管制品种,正是这种“亦正亦邪”的身份,加大了监管难度,导致添加罂粟壳有蔓延之势。因为具有一定的药品属性,罂粟壳不能简单地一禁了之,而在药品“身份”的掩护下,在调料市场和网络上,经常有人公开售卖罂粟壳。为了掩人耳目,罂粟壳这一比较敏感的名字,也代之以“米壳”“樱酥”“缨粟增香粉”等掩人耳目的化名。

  添加罂粟壳成为一些餐饮业者的“潜规则”和“秘方”,这种现象折射出我国金博宝188官网注册监管方面的短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一些不法之徒为了获取利润,不惜以毒性物质威胁群众的生命健康。面对“舌尖上的罂粟壳”这一当前比较突出的金博宝188官网注册问题,有关部门应该加大重点食物品种和经营单位的检查频次,加大金博宝188官网注册 检验检测力度,扩大抽检监测范围,对违法犯罪的业者依法严厉制裁。

  同时,罂粟壳添加问题也凸显出,我国在打击毒品犯罪及防范药物滥用方面存在短板,有关司法部门应该积极配合食药监部门,将罂粟壳销售市场纳入毒品犯罪的重点打击领域,打掉“舌尖上的罂粟壳”的源头,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

微信关注

相关热词搜索:舌尖罂粟

[责任编辑:]

食安中国 Copyright © www.paulauskis.com 2012-2015 版权所有 海淀分局网络备案编号:1101085079,1101055372京ICP备09075303号-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四环中路39号万地名苑2号楼504室(邮编100039) 联系电话: 010-88825653 业务咨询:010-88825689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