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注胶食品”需要一网打尽
(据7月28日《新京报》)
何谓“注胶食品”?就是指被注入了“不明胶状物”以“增重”的食品。
这类“注胶食品”,目前多集中在水产品市场上。比如,媒体从水产市场、上游水产品加工经销商调查采访了解到,商贩多选择价格较高、体型较大的虎虾、斑节虾等,注入食用卡拉胶进行增重,每公斤“注胶虾”至少可额外获利43元,增收近三成。而除“注胶虾”外,这门“注胶术”已向海马、海参等名贵水产品蔓延,甚至已经成为业内的“潜规则”。商贩按10%左右比例给海马打胶增重,每公斤“注胶海马”可多赚349元~549元。
中国的商人就是有“能耐”,为了多赚钱,什么“鬼点子”都想得出来。类似向水产品注入不明胶状物以“增重”“创收”的事情,实在是令人感到可恶可恨。
其实,“注胶货”并非首次出现在公众的视野,3年前,天津市场就曾查出过,而最早的消费者投诉甚至能追溯到2009年。这说明“注胶食品”并非新生事物,而不过是“问题食品”的重出江湖。对此,这一现象有必要引起有关部门和公众的高度警醒,因为“注胶食品”流入市场,不仅是扰乱市场秩序的问题,而且是引发致病隐患的大问题。比如,有专家就提醒,诸如“注胶虾”“注胶海马”“注胶海参”不仅是一种造假行为,更需要警惕的是,不法商家还可能使用廉价的、含多种重金属的工业明胶,一旦食用,恐带来致癌隐患。
“注胶食品”再现水产品市场,除了一些不法分子利欲熏心、胆大妄为之外,想必这与市场的监管和打击不力也有较大关系,让一些不法分子钻了空子。在当今我国市场诚信体系建设尚不完善,商家道德自律和约束欠缺的环境中,靠经营者自律守法去规范市场,是不可能做到的,其中总会有一些不法分子私欲膨胀,无视法律,不择手段,想方设法赚取昧心钱。俗话说,病从口入。“注胶食品”同其他“问题食品”一样,都是坑害消费者、损害消费者健康的垃圾食品,都是违背市场道义和良心的不法行为。对于任何制售“注胶食品”的不法分子都应该即时查处,并且一网打尽。
笔者以为,抵制“注胶食品”,单靠消费者自己提高警惕加以识别显然难以奏效,只有市场监管部门主动出击,积极作为,严查严打各类“注胶食品”,才能维护好水产品市场秩序,也才能让“注胶食品”无任何生存之地。
相关热词搜索:食品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 (2014-06-17)天津部署进一步打击保健食品“四非”专项工作
- (2014-06-17)广东部署开展金博宝188官网注册 示范学校食堂建设动员
- (2014-06-17)呼和浩特开展建筑工地食堂金博宝188官网注册 专项整治
- (2014-06-17)呼市玉泉区两部门合作监管监狱食堂金博宝188官网注册
- (2014-06-17)平顶山加强中小学食堂金博宝188官网注册 监管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