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溯码乱象频发,监管去哪儿了?
追溯码乱象频发,监管去哪儿了?
6月11日的全国加强金博宝188官网注册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副总理张高丽、汪洋都分别对金博宝188官网注册作重要批示,其中提到要加大信息公开力度,建立食品质量追溯体系。
随着人们对金博宝188官网注册 的重视程度提高,一些生产厂家会在产品的外包装上贴上追溯码,消费者通过扫描,就能清楚的看到购买的食品的产地、生产日期、农残情况等等。这本来是一件利民惠民的好事,但是由于监管缺失,食品追溯码也存在很多乱象。
由于各地食品溯源体系标准不一,由企业自建的食品溯源平台缺乏监管,部分原产地品牌的溯源码成了企业牟利的工具。更有甚者,企业提供追溯码的定制服务,200万个起定制,价格为0.02-0,08元/个,产地等追溯信息却完全又定制方自省掌握。
近日市场上出现一些假冒进口燕窝,就是通过给销售的燕窝产品贴上CAIQ溯源码,但是盒子里装的并不是溯源码信息显示的产品。之所以会出现这些以次充好、鱼目混珠的现象,说到底还是监管缺失导致的。
据了解,有关部门并没有出台针对食品溯源码的相关法规,也没有部门具体负责监管此事,加之一些经营者缺乏诚信意识,便导致了市场上食品追溯码乱象频发。此现象不仅仅体现了监管的缺失,也折射了政府的不作为。
信息不透明,经营者缺乏诚信,食品追溯码更是沦为其牟利的工具,如果说有关部门再不及时出台政策,加强监管,不仅会使消费者利益受损,更会扰乱市场,降低政府公信力。那么,究竟如何破解这一难题呢?
目前,业界已经具备一套成熟的原产地溯源分析技术体系,但是由于监管不到位,无法充分利用。所以,当务之急要尽快出台相应的监管机制,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只有把其关进制度的笼子,才能更好的约束其行为。
同时,政府应该明确界定相关负责的部门,行动起来对市场上食品追溯码的乱象进行严格的抽查和监管,只有这样才能让条码与食品一致,才能更好的维护消费者的权益,重数政府公信力。

[责任编辑:]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