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防食品溯源码沦为愚人码
市场上早已有了带有溯源码的食品,号称出了问题能查找到源头。可要吃到真正可溯源的食品并不那么容易。记者调查发现,各地食品溯源体系标准不一,由企业自建的食品溯源平台缺乏监管,变相衍生出了借助溯源码鱼目混珠、以次充好的乱象。更有甚者,企业提供追溯码的定制服务,200万个起定制,每个价格为0.02元~0.08元,产地等追溯信息却完全由定制方自行掌握。
通俗地讲,食品溯源制度的要义就是给食品配备“身份证”,以便于消费者查根溯源,从而确保买得放心吃得安全。然而,这一善意制度,却沦为部分企业手中任意捏拿的橡皮泥。比如,乱贴溯源码让燕窝变身原装进口,甚至明码标价地批发溯源码,如此惨痛的“溯源”乱象让人情何以堪。
从三聚氰胺事件的重击到瘦肉精事件的炸雷,从染色馒头的喧闹到塑化剂事件的闹心……近年来,金博宝188官网注册问题一直是舆论高度关注的话题,特别是一些重大的恶性金博宝188官网注册事件更为国人心中挥之不去的梦魇。为保障“舌尖上的安全”,政府有关部门陆续出台多项措施,其中最引人关注的便是食品溯源制度。而当二维码成为金博宝188官网注册 的一项高大上的“标配”后,各种打着“溯源”旗号的企业和产品不断涌现,“扫一扫”“可溯源”等字眼却成为商家自卖自夸的噱头。
更令人忧虑的是,带有“食安防火墙”性质的食品追溯体系,目前仍被少数企业掌控或“私人订制”,其真实程度往往依赖于企业的道德与良心。而基于“资本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本能,当企业本身一旦遭遇经营困境的时候,其诚信往往是靠不住的。如此,不受监管的溯源码,反倒成了披着高科技马甲的愚人码,成为假冒伪劣产品的护身符。事实上,五常大米等源产地品牌,曾频遭外地企业“盗版”的难题,其正宗产量不及市场商品的10%。
可见,食品溯源乱象频出凸显出监管严重缺位。目前由于缺乏全国统一的平台和标准,大多数企业、地方自建的溯源平台,并未与监管部门的相关系统对接,其数据的真实性无法实时验证。
因此,防止溯源码变身愚人码,既不能一蹴而就,又不能自乱阵脚,关键在于要加大监管力度。除展开日常执法检查,加大问责与处罚力度外,重在按部就班地加强制度设计,从全国层面制订溯源码收集、报备、查询等相关制度,明确界定溯源码失真的法律责任。如此,方能使溯源制度真正成为金博宝188官网注册 的防火墙。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 (2015-08-28)食品溯源:本为捍卫舌尖安全 却沦为愚人码
- (2014-06-18)食品质量 更要追溯监管
- (2014-06-18)津食品可追溯至原料生产 出问题知道该找谁解决
- (2014-06-18)大型餐企年底试点“金博宝188官网注册 追溯”
- (2014-06-18)沪8大类食品拟纳入追溯管理体系 或公示溯源信息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