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新常态 迎接新挑战
2014年12月12~13日,由中国冷链物流联盟(以下简称中冷联盟)、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冷冻与冷藏食品分会和中国食品工业杂志社联合主办的第七届中国冷链物流行业年会(以下简称年会)在北京召开,有来自全国各地的行业专家、企业家、媒体等共841位专业人士参加了此次活动。本年会为中国冷链活动周主论坛,年会同期还举办了2014年度中国冷链物流50强企业测评和中国冷链物流十大杰出人物发布活动。
据了解,中国冷链活动周还举办了冷链科普讲座,出版了《冷链技术装备集中采购推荐目录》、《中国冷链运行及50强发展报告》、2012~2014《中国冷链年鉴》合订本发行仪式,并举行了“融资租赁、冷链蜘蛛计划”分论坛等活动。
我国冷链物流业进入“新常态”发展阶段
物流业作为重要的生产型服务业,近年来受到国家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在国民经济中的产业地位迅速提升。十八大以来,在我国经济整体进入“新常态”推动力的影响下,我国冷链物流业也进入了“新常态”的发展阶段。
2014年6月11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确定了农产品物流、制造业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再生资源回收物流等12项重点工程;农产品物流被放在了12项重点工程之首,以粮食为主的大宗物流和以果蔬为主的冷链物流代表了未来农产品物流的两个发展方向。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业将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全面打造中国冷链物流“升级版”,以转型升级应对冷链物流“新常态”。
但是,相比其他行业,由于农产品物流行业大宗低值的特点以及地域广、资源分散等原因,一些现代物流供应链的理念、技术和解决方案还未能与之全方位的结合,特别是在冷链物流的运用方面,还十分滞后。冷链物流行业所面临的新常态,既可以说是原有的瓶颈,更可以说是发展的新机遇,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冷链信息化程度较低
目前,我国冷链物流的信息化建设仍比较落后,信息设备的配备不够齐全,没有形成健全的信息网络。由于缺乏准确的信息,往往造成了冷链产品流通的盲目性。国内农产品和食品市场中几乎没有经过统一规划设计的信息系统,只有一些能提供少部分功能的类似于财务管理或者库存管理的软件。各企业之间的信息化程度参差不齐,很多企业至今还没有意识到信息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企业虽拥有自己的信息系统和发布平台,但由于缺乏行业统一的信息平台以供各企业进行信息交流,使本应多边共赢的物流企业相互之间缺乏必要的了解,造成了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的盲目性。
冷链标准出台不少却宣贯不力
很多人将我国冷链物流发展滞后的原因归结为“冷链标准体系不健全以及细分领域标准不完善”。但截止到2014年底,我国已经出台了包括《冷链物流分类与基本要求》、《食品冷链物流温度追溯管理要求》、《易腐食品机动车辆冷藏运输要求》等200余项冷链国家和行业标准。尽管标准不少,但很多冷链物流企业对于已颁布实施的冷链标准却知晓甚少,不少标准已经发布了2~3年,很多企业却依旧在使用原有的行业标准或企业内部操作规范。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有关部门对已出台标准的宣贯不得力,只满足于出台标准,至于企业是否了解和实施标准则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
“富人的游戏”挡住了众多民营企业
2012年,我国出台了《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进入物流领域的实施意见》,意欲打破民间投资进入物流业的政策“玻璃门”,为民营物流企业营造公平的市场竞争条件。这一政策精神对于民营冷链物流企业是利好的,按道理民营企业会蜂拥而入。但据了解,目前民营企业大多还只能是望“冷”兴叹。在民营企业看来,虽然有国家政策精神的引导和支持,但由于冷链物流这个新领域门槛过高,故困难重重。所以,很多民营物流企业只能是望而却步。即便是已经涉足冷链行业的民营企业,目前也大多只停留在冷链物流配送环节,并没有自建冷库,而是以市内和短途配送为主。
直面机遇,迎接挑战
面对这些新常态下的瓶颈、挑战和机遇,会议认为:在新的一年里,冷链物流行业和中冷联盟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大应对力度:
首先,中冷联盟将遵循《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要求,坚持以“构建现代冷链物流体系”为基本出发点,以做大做强我国冷链物流产业、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为根本,以整合优化全国各地优质冷链物流资源,强化新理念和新技术应用为手段,构建完善的全国性冷链物流网络服务平台。
其次,继续加大冷链园区整合力度。2015年,中冷联盟将继续深入开展“区域联盟、专线联合”工作,大力推行“三不八定”冷链标准(即不断链承诺、不混装承诺、不低价竞争承诺与定时、定温、定量、定路、定人、定价、定结、定盟)配套的“冷链蜘蛛”计划。
最后,随着生鲜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中冷联盟还将积极推动冷链物流社区配送的基础建设和科普宣传。现在生鲜商品不易推广的原因,主要是单个商户的冷链物流成本较高,而在居民社区建立自提箱的成本也较高,同时质量很难保证。目前在我国一些大中城市已开始进行这方面的探索,比较成功的模式有“电子菜箱”和“智能菜柜”等。此外,生鲜电商物流的发展,除了需要冷链基础设施和技术方面的努力,还应通过科普宣传等手段,逐步地改变我国城乡居民喜好选购鲜活产品的不良消费习惯。
使命在肩,任重道远
年会上,中冷联盟主席范端炜通报了中冷联盟近年来陆续开展的12项品牌工作,包括举办了第23届中国冷链万里行活动、出版了3部中国冷链年鉴和3张全国冷链分布图、认定了100家全国食品冷链物流定点企业、召开6届中国冷链行业年会、测评一年一度的中国冷链物流50强和冷链行业年度十大杰出人物、举办了10次“全国冷链物流培训班”,以及建设了中国冷链物流网、中国冷库资源网、中冷联盟冷链资源公共平台三大行业门户等。
其中,作为本次年会的重点活动之一,中国冷链物流50强企业测评活动的举办旨在让中国冷链品牌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冷链企业。据了解,活动通过行业推荐、企业调研、申报评审,评审组和监票人对参评企业的冷链物流业务收入、总资产和投资额、业务网络规模、服务质量、客户反映资料、企业信息系统建设与应用状况、发展规划和荣誉资质等十项10分指标进行综合测评。
总体来看,食品物流与其他行业物流最大的区别就是冷链,这也是确保食品供应链全程安全的最重要的环节。而由于专业性强,投入大,相较其他行业物流,冷链物流更须通过第三方物流的协助,即由同一家物流企业对同一家食品企业的冷链食品实施全过程物流的服务和监管。因此,2015年中冷联盟将继续坚持推动食品制造业与冷链物流两业联动发展,确保冷链“不断链”。
相关热词搜索:常态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 (2014-12-24)面对新常态 迎接新挑战
- (2015-03-10)太古打造冷链新常态 自称进入中国有点晚
- (2015-03-30)[新常态新作为]山东:以释放市场活力对冲经济下行压力
- (2015-04-13)冷链包装争相布局 市场份额抢占成常态
- (2015-12-07)丹佛斯智能商超解决方案助力商超节能降本新常态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