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保障生态效益和市民“舌尖上的安全”
记者了解到,区域性的动物无害化处理中心位于围垦十三工段,占地面积20亩,具备常规日处理病死动物16吨的能力。该中心采取“政府监管、企业运行、保险联动、集中处理”的方式运行,所有病死动物由中心购置的6辆收集车定期赴规模养殖场上门收集,有保险公司人员随车出险,动物卫生监督人员驻场监督。
而通过采用湿化干化一体化技术,处理后的物料可作有机肥的肉骨粉和可作工业用油的油脂等再利用资源。自今年10月16日起正式运行以来,该中心已处理病死动物3.5万头,有效保障了市民“舌尖上的安全”。
为了同处理中心有机配套,全区还同步开展了各规模养殖场的动物无害化处理冷链体系建设。据悉,冷链体系分布于保留的规模养殖场和养殖重点镇街,要求具备储存本单位15天病死动物的容量。同时,我区还对建设地点、建设标准和建设要求给予细化,逐项评分,严格收集点建设标准。
杭州临东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在今年10月底投资50万元,建成了动物无害化处理冷链体系。据该公司负责人徐东奇介绍,他们猪场存栏2万头猪,每天的病死猪数量约在30头。而他们所建立的冷库面积在200立方米,可以满足一个月的病死猪容量。“我们会根据冷库的容量,及时处理病死猪。只要打个电话,中心就会有收集车上门来收取,很方便。”徐东奇告诉记者。
据统计,到今年11月底,首批28个保留规模猪场、3个奶牛场和1个种羊场共32个收集点已全面建成,确保了病死动物冷冻暂存和装卸转运的生物安全。
此外,为建立生猪保险与无害化处理相结合的运行机制,确保生猪保险的顺利开展,区农险办已经出台了《全区生猪保险全覆盖工作实施细则(试行)》。其中,投保数量按能繁母猪与育肥猪1:20的比例计算,保险费为27元/头,其中养殖场承担(自交保费)4.05元/头。按照病死猪相关赔偿标准,各病死猪收集点将从保险公司获得每头30元至600元不等的理赔金。目前,28家规模猪场已完成政策性生猪保险投保工作,有150多万头猪上了保险,保费金额达4000多万元。
“自己交一点保费,就可以获得不少的理赔,对我们养殖户来说,能挽回一点损失肯定是好事。今年,我已经给猪场5万头肉猪都上保了。” 徐东奇的话道出了养猪大户的心声。
区畜牧兽医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区已初步形成“一中心、一体系(冷链收集体系)、两机制(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监管机制和商品猪政策性保险联动机制)”的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长效管理模式,将从源头解决了病死动物随意丢弃、流入市场等现象发生,规范了病死动物的安全处置,发挥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 (2014-06-26)发展冷链物流 保障舌尖安全
- (2015-07-24)冰淇淋冷链解决方案赢得效益
- (2015-01-15)人民通惠生态农业进驻重庆 西南冷链物流基地启动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