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粮食安全 减损和节约同样重要
又到一年秋收时。记者在基层采访时发现,不少农民尤其是种粮大户,盘算着丰收的小账本时,也为储粮的问题发愁。有的大户一种就是几百上千亩,粮食收获量大,晾晒、储存都没地方。“一亩地增产一两百斤不容易,凝结了多少人的心血,结果因为收储不当,甚至一只小小的老鼠都能把我们难倒,每年损耗按10%算的话,相当于白增了,让人特别心疼。”
这是我国粮食生产中一个无奈的现实。一方面,我国的农业部门、各级政府、农技人员、亿万农民为粮食增产不懈努力。为保护农民的种粮积极性,稳定面积,增加单产,各级政府想尽办法,政策、科技齐发力,才有了粮食连年丰收的好景象。另一方面,则是收获之后的粮食,从生产到摆上餐桌,每一环节都存在损失浪费现象。据权威部门测算,我国粮食产后仅农户储粮、储藏、运输、加工等环节损失浪费总量每年就达700亿斤以上,再加上餐桌上的浪费就更为惊人。
尽管粮食连年丰收,但我国的粮食并不富余,人口众多、耕地和水资源有限,粮食供求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对粮食等农产品的消费需求也在不断增加。从2011年开始,我国已成为小麦、大米和玉米等农产品的净进口国,这说明国内粮食增产明显赶不上社会需求增加。去年的谷物和大豆进口量更是达到7000多万吨。在这种情况下,损失浪费已成为危及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此,保障粮食安全,不能只盯着粮食生产,减损和节约同样重要。
首先应当在全社会树立珍惜粮食、反对浪费的理念。记者常年下乡采访,深刻地体会到城里人和农民、农业工作者对待粮食态度的不同。农民看粮食,如同手心里的宝,有着异乎寻常的虔诚,每一粒米都很珍惜;而不少城里人对待粮食,则是满不在乎,食堂里、餐桌上,吃不完的剩菜剩饭毫不心痛,哗哗倒进了垃圾桶里。因此,除了加大宣传教育力度之外,可以通过适当的奖惩机制和餐饮行业完善的服务,引导和培育厉行节约的消费行为。甚至可以考虑通过加强立法,引导每个人“从我做起”,节约每一粒粮食。
对于储藏、运输、加工等环节的损耗,更多的需要机制保障。针对粮食浪费的各个环节,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充分重视,有的放矢地加强资金投入和制度建设,全链条推广节粮减损新设施和新技术。针对农户储粮占比高、设施条件简陋、烘干能力不足的问题,应加大投入,加快建设标准化粮仓,推广新型储粮装具,帮助农户改善储粮条件。同时适应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快速发展的现实需求,对其建设大中型仓储设施所需的政策、资金、技术等给予支持。
在政府引导的基础上,还要充分发挥市场作用。企业是粮食流通和加工环节节粮减损的主体,要积极引导仓储流通和加工企业转型升级,多发挥他们的力量构建现代粮食物流体系、农产品加工体系。对于各地积极探索的“粮食银行”等新生事物,既要规范管理,也要支持引导,形成多元参与的体制机制,共同解决农户储粮难问题。
相关热词搜索:粮食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 (2014-07-18)粮食过度加工易导致“富贵病”
- (2014-07-29)别让粮食丰产成为“甜蜜的忧愁”
- (2014-08-22)大旱给粮食连增添变数 进口粮食猛增引发担忧
- (2014-11-13)我国粮食与金博宝188官网注册 需要“新战略”
- (2014-12-03)中国粮食安全两大挑战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