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季焜:未来20年将食物短缺 中国应着眼国内政策
同时,中国政府要积极参与国际贸易环境改善,促进周边贸易的自由化。
演讲实录:
黄季焜:很高兴参加今天的会议,我今天的报告是中国食物安全,主要讲三点,改革、政策、贸易以及投资问题。在这方面主要也是讲三个观点,第一个观点我认为我们要好好的总结一下中国过去在食物保障取得巨大成就。
第二个方面是中国未来进入食物短缺的新时期。
第三点是在国内以及走出去应该做些什么事情呢?我想谈一些个人的观点。随着收入增长,需求总量和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我们要看到收入增长并不是所有的需求都增长,90年代中期以来,我们大米消费、小麦消费和蔬菜消费都在下降。增长有水果、牛羊肉等奶制品增长。这些需求是国内增长?还是进口获得的呢?
从过去30年我们农业每年增长4.65%,人口增长低于1%。每年人均的农产品供给增长率是3.65%。到底有多少进口奶呢?从80年代初到现在,整个食物的进出口情况。总的结论是在过去30多年,我们还是一个进出口国家。但是最近几年我们进口是超过了出口,引起大家很大的关注。从产品来说主要进口是两三个产品,最主要是大豆和石油。其他像棉花和奶制品,一系列的产品也是进出口国家。
从自给率来说,大部分都是自给的,除了大豆。各位也谈中国有8%的世界耕地,世界人均水资源是四分之一,人口超过了世界人口的20%。这样的情况下,取得这样的成绩非常了不起。
食物安全保障取得巨大成就的主要驱动力是制度创新、技术进步、市场改革、农业投入。我们过去的农业增长以及保障食物安全的法宝,我认为未来还要在这方面多增加投入。
未来到底发生什么变化呢?我认为我们中国过去走过两个阶段,在未来还会继续增长。我们预计到2030年的时候,中国可能的食物增长速度减慢下来。根据我们的预测,我们认为从现在开始到未来20年,已经进入了食物供需难以平衡以及结构明显短缺的时期。
第三个产品是奶制品,除了这三个产品以外,其他产品进口总量应该差不多。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从未来食物的自给总量来说,2012年是97%,2030年还是达到93%。大家要问在20年里自给率下降4%,会不会影响中国的粮食和食物安全?我认为不会影响整个中国和世界的事务安全。
刚才看了两三个产品,我认为大豆、玉米进口增加了,完全处于目前主要贸易伙伴,北美、南美和东欧。非洲一些国家有巨大的生产能力,帮助中国走出去从国家的食物安全讲,应该把重点放在帮助非洲等发展中国家。他们发展起来了,等于帮助我们间接的解决了农业安全。这些国家的耕地和生产力的提高,从基础设施和技术进步,中国都会起很重要的进步。
今天我就谈这样三个观点,第一个是中国过去在食物保障方面取得非常大的成就。在这些成就里面,关键靠几个政策:科技进步、技术创新、市场改革以及农业投入。
未来逐渐进入食物短缺阶段,可能有20年左右。食物短缺对中国和世界不会造成很大的威胁,中国政府应该把关注点放在国内政策上。企业走出去要非常慎重,从国家利益上来说应该把重点帮助非洲等发展中国家。
同时,中国政府要积极参与国际贸易环境改善,促进周边贸易的自由化。
谢谢!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 (2014-06-18)订制农场兴起 中国尝试农业“牵手”电商新路径
- (2014-06-18)中国杂交小麦将“种进”巴基斯坦
- (2014-07-04)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农业保险市场
- (2014-07-14)中国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织密“金博宝188官网注册 网”
- (2014-08-14)中国填补欧美在俄的果蔬出口市场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