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恒天然一家独大控制产业链将成行业隐患
原标题:恒天然拟购贝因美20%股权
全球最大乳制品出口商恒天然,经历了去年肉毒杆菌乌龙事件,目前还在被达能起诉,但丝毫未放缓在中国扩张的步伐。昨天,恒天然宣布向中国最大的奶粉生产企业贝因美启动要约收购至多20%股权。
□发布
恒天然将成贝因美二股东
恒天然和贝因美昨天下午举行的一场发布会上并未披露此次收购的金额,不过按照6月19日开始停牌前的贝因美市值估算,20%股权市值大约30亿元。如收购成功,恒天然将成为贝因美第二大股东。恒天然集团承诺其自身及其关联方不谋求贝因美的控制权。
“双方将开放各自的渠道”,恒天然全球首席执行官西奥·史毕根斯表示,恒天然将提供牧场管理、牛奶生产、乳品加工、质量管控、产品追溯、乳品营养和创新等方面的经验。按照史毕根斯披露的数据,恒天然集团25%的销售额来自于中国市场。
贝因美此次股权出售显得有些匆忙,不过贝因美董事长王振泰表示,国家政策提倡提高行业集中度,国内乳业的每家公司都在考虑这个问题,贝因美也不例外,“经过慎重考虑最终选择恒天然。”
据悉,恒天然和贝因美还将成立合资公司,收购位于恒天然在澳大利亚的达润工厂,为恒天然和贝因美制造婴幼儿配方奶粉、基粉等营养粉,预计总投资2亿澳元。
贝因美昨天发布公告
称,恒天然正在对其在中国的牧场进行规划;贝因美正在黑龙江扩展其牧场基地,并考虑在中国其他省份的牧场投资机会。双方将探讨在中国合建牧场,以及在其他方面进行合作。
对于合作的更多细节,昨天恒天然方面未予透露。
□分析
两企业低落期各取所需
对于此次并购,多个专家表示,两个处于低落期的企业结合是各取所需。
贝因美上周末发布的2014年半年报显示,公司上半年营业收入24.05亿元,同比下降25.24%;净利润1.08亿元,同比下降72.09%。一方面,占营收比重超过96%的婴幼儿奶粉业务出现持续业绩下滑,而另一方面在转型中的新业务尚处投入期面临大额亏损。
作为此次收购方,恒天然因去年的肉毒杆菌乌龙事件,业绩大受影响,还遭到拥有多美滋的达能集团的彻底抛弃。与此同时,恒天然还面临达能的巨额索赔诉讼。
“从合作的角度,这是企业双方双赢的举措”。北京志起未来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志起表示,恒天然入股三鹿却遇上三聚氰胺事件,其自主品牌在中国也走得并不顺利,所以进一步控制终端品牌、增强在中国大陆的存在感,非常有必要的。而对于贝因美来讲,中国各大企业都在抢夺优质奶源,贝因美通过出让股份的方式,可获得更稳定、更廉价的原料供应。
一家独大或成行业威胁
“10年前恒天然入股中国最大的奶粉企业三鹿。如今,其再次控制中国最大的民族奶粉品牌贝因美,从中国整个乳品行业安全来说这或许是一种威胁,并非好事。”乳业专家普天盛道董事长雷永军表示,恒天然这些年在中国布局从上游到终端可谓步步为营。
“中国一直是新西兰最大的乳品进口国,而恒天然又是新西兰最大的企业,10多年来,恒天然一直深度影响中国的奶源价格。”雷永军称。
“未来5年中国的低温巴氏奶要想获得快速发展,必然需要新鲜的奶源,而恒天然已经在中国悄然布局多个牧场,此次与贝因美的合作也有牧场建设内容。”雷永军表示,一旦牧场成熟之后,恒天然随时可以转战中国巴氏奶,估计未来或参股或收购国内某低温企业。
“这些年来洋奶粉频频提价,但是在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之前却很少有,原因就是之前有在市场起到价格标杆作用的三鹿。就好比海尔推出一款1500元冰箱,其他企业若定价1600就不可能一样,但是三鹿倒下,中国奶粉终端价格定价权丧失。”雷永军表示,2008年以后中国奶粉行业价格完全失控,从当时的主流价格80-120元变成了200-350元。
“中国需要开放的乳业,更需要民族性的乳业。”雷永军表示,从中国乳业安全发展来看,希望中国政府部门否决此项交易。
“一旦上游到终端被一家企业掌控话语权肯定不是好事情,”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表达了同样的观点,“这样也必定会降低国内企业的谈判能力。”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 (2014-12-01)在白酒行业深度调整期,产业链的上下游都经历着阵痛
- (2014-12-02)餐饮行业微利困局怎么破 未来要全产业链赚钱
- (2015-03-30)起底进口葡萄酒贴牌产业链 贴牌泛滥扰乱市场秩序
- (2015-04-27)全产业链成金博宝188官网注册 潮流 荷兰皇家菲仕兰分享成功经验
- (2015-04-30)孟素荷:建设强大的中国金博宝188官网注册 产业链
参与评论